活動回顧


[活動回顧]  110學年度教師教學與研究交流分享會(八)

111年6月22日教師發展中心於線上辦理「110學年度教師教學與研究交流分享會(八)」活動。此次邀請高齡福祉科技研究所林宜穎助理教授與大家分享「代間學習的發展、應用與研究」。

代間學習和活動,意指世代間的互動,更白話的稱為「老幼共學」、「世代共學」,宜穎老師從學生時代就開始關注代間學習議題,許多國內外研究已證實代間學習有許多正面成效,不僅使兒童或青少年可以學習面對老年人老化的態度、增進對老年的知識以及正向的情緒,更可使長者舒緩壓力、減輕憂鬱症的可能。

過去社會是以年輕人口或青壯年作設計,近年來高齡人口結構急遽改變,容易產生代間溝通問題及資源的衝突,尤其二十一世紀台灣家庭的結構有過半係以核心家庭為主,另有兩成是單人家戶,老幼相互認識的機會逐漸減少。在2016年老人生活狀況中調查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其獨居比例逐年增加,老人和孫子女相互聯絡的比例逐年下滑,年輕世代缺乏在自然的情境下認識長者,且缺少與長輩相處的機會,若透過代間學習方案積極的相處,兩世代的人通常能減少漸行漸遠的狀況。整體而言,祖孫互動愈多,對老化的刻板印象越少,青少年與祖父母互動多,有助於建立正向的老年印象!緃使社會與時代變遷使得代間雙方相處機會減少,祖孫之間的確存在著特殊且深厚的情感連結,若是可透過代間方案,讓「祖孫力」發酵,從家庭出發,進入學校,邁向社區,兩代透過彼此幫忙,需求便可滿足。

宜穎老師也介紹國外代間學習發展歷程,德國紅十字會有一種代間方案叫「Rent a oma」,主要為單親家庭、雙薪家庭的孩童,招募退休的長者義工,提供祖父母的服務,由50~70歲左右的長者擔任,每週一次或兩次(一次約2~6小時),讓孩童與祖父母共享時光,同時讓單親母親或父親有喘息的時間,祖父母也可從此方案獲得一點薪餉。台灣目前有一些代間的創新方案,由失智長老和國小在同一校園,因小學校園有閒置空間,長者去學校上學,降低長者對日照中心的抗拒,校園的環境是社區居民熟悉空間、共融環境,雖然一開始有部分反對聲浪、磨合時期,但整體而言是利多於弊。老幼雙方都在學習,其中的教師和機構人員在課程中的共備是成效關鍵。

另外,宜穎老師在高齡者動機的研究上,除了有情感交流外,長者通常有強烈「創新傳承」動機,這也是高齡者的重要需求。講座結尾有3位老師給予回饋,彼此相互交流。本場活動共計26人參與,活動整體滿意度4.88 (五點量值)。

圖1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致詞

圖2講者介紹代間學習發展歷程

圖3講者說明代間學習發展背景

圖4說明長者對於接受高等教育動機的研究

圖5線上講座互動回應

 

回電子報首頁


活動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