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社區長者的防疫意識與實作能力,本校醫學檢驗暨再生醫學學系楊宗穎老師,於114年6月12日前往樂天社區舉辦「正確洗手、防疫守護」課程活動,帶領長者實地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病原,學習正確且有效的洗手方式,共同守護自身與家人的健康安全。
課程內容以近期新聞報導中的「食人菌」為切入點,揭示其實質為A型溶血性鏈球菌,提醒大家流感、腸病毒與A鏈感染等常見疾病,皆可能透過手部接觸傳播,唯有正確佩戴口罩並落實洗手,方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楊老師以「內、外、夾、弓、大、立、腕」的七字訣,搭配簡明口語與生動故事,讓長輩們快速掌握洗手技巧。也特別講述醫療史上著名案例——因缺乏洗手習慣導致產婦感染產褥熱,進而促使醫界重視手部清潔,讓在場長輩們深感驚訝與認同。一位長輩幽默地分享:「原來洗手不只是沖水而已,還這麼有學問!」
活動壓軸為手部清潔度檢測體驗,透過專業儀器進行手部細菌比對,讓長者親眼見證洗手前後的明顯差異,進一步強化實作意識與防疫動機。
這場活動不僅是一次健康教育,更是一場跨世代的對話與行動。透過與在地社區的合作,讓公共衛生知識深入社區日常,也讓「洗手」這件小事,成為守護健康的大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