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活動回顧]  【漁人村】特教之夜~打破藩籬,走進身心障礙者的世界講座

112年6月6日晚上六點,資源教室於女宿創意展演空間辦理【特教之夜】打破藩籬,走進身心障礙者的世界講座,邀請游碩庭心理師來到馬偕醫學院,由淺入深為我們介紹身心障礙者的世界。

學校和社會上有一大群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困難需要我們理解,當我們不認識他們的時候,就會對這些不一樣感到害怕與恐懼,然而只要更加深入的認識與了解,就能撥開對未知恐懼的猜疑,讓「理解」成為彼此互動的橋樑。透過這一場講座,我們可以認識13類身心障礙的類別,可以體驗不同障別的困難,可以學習如何同理與關懷身心障礙者,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得以用更寬闊開朗的心面對這世界上與我們不同的族群。

活動一開始,碩庭心理師先進行簡單的聚焦,了解成員來參與講座的動機以及是否了解到講座可能會提供的內容,有成員回覆「是在了解演講的主題也抱有想在這裡學習的心情而來」,也有成員回覆「就讀聽語系比較容易遇到身心障礙的個案,所以對身心障礙更好奇」,了解了成員的狀態後,心理師引導成員思考何謂「正常」與「不正常」,通過思辨討論進一步引導成員了解其實社會上沒有「正常」與「不正常」的差異,其實只有「不一樣」而已,障礙是環境給的,只要我們能夠創造出友善的環境,障礙就不再是障礙了。

接著,碩庭心理師介紹了特殊教育法所訂定之13大類別的身心障礙,並將其中最廣泛的五類障別編成五字順口溜「勤學多自發」,分別代表了「情緒障礙、學習障礙、多重障礙、自閉症以及發展遲緩」,有趣的同時又讓成員可以迅速記憶。對身心障礙有了基本的了解,我們知道學習障礙是台灣身心障礙障別的最大宗,占總身心障礙比例的3成,於是碩庭心理師邀帶領員體驗學習障礙,並利用眼鏡前後左右來回晃動,體驗學習障礙者在閱讀時可能會遇到狀況,通過體驗,成員更加深刻理解到,原來學習障礙者在平日的學習中,遇到了有多大的考驗,同時也更加能夠同理身心障礙者的困難。

活動最後,碩庭心理師透過名人案例的分享,讓成員可以更設身處地地去思考不同障別的生命歷程與人生境遇,因此得以用更廣闊的心胸去接納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者和我們都一樣,有喜怒哀樂,也希望被尊重、被愛、被肯定,雖然他們有著不同的困難,有跟我們不一樣的生活經驗、想法與情緒,我們或許很難知道他們經驗到的是什麼,他們也不見得理解我們口中的「應該」與「正常」,但因為「懂了」,所以能夠成為彼此互相理解的光芒,希望每個人都能用理解的眼光,去和不同相處。

圖1 心理師進行自我介紹,並了解成員對參加講座的期待

圖2 心理師與成員進行經驗交流,同理不同的體驗與感受

圖3 邀請成員進行學習障礙者的閱讀困難體驗

 

回電子報首頁


活動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