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的專督工作坊邀請凱旋醫院神經精神科主任陳偉任醫師帶來「動機式晤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工作坊」,共計18位各大專院校的諮商輔導人員以及本校教職員參與。
為期兩天的工作坊在109/7/16(四)-17(五)進行,講師一開始請大家回想一下在助人工作上的困難個案,並請大家分享對於「人在甚麼情況下會改變」,進而帶出動機式晤談的精神─「合作、誘發、自主」,它並非一種理論,而是一種技巧方法,因此兩天工作坊中,講師帶了許多可實際操作的技巧,包含OARS訊息提供、會談觀察辨識出個案的動機以及誘發改變的對話技巧等。
OARS技巧是透過O(開放式問句)、A(肯定)、R(反映)、S(摘要),更多的了解個案的故事、想法,在第一天的下午,講師讓學員分組用薩提爾冰山理論,就四種個案的狀態進行討論,在個案的行為之下,找出背後的溝通模式、感覺/感受、觀點,期待(具體)、渴望(抽象、生命風格)。第一天工作坊的尾聲,講師請學員用改變提問學習單,以一件自身最近想要改變的事情去回應學習單提問的問題,以方便隔天的工作坊進行單次助人工作模式的討論。
「動機式晤談」原始初衷是針對成癮或物質濫用患者的改變,改變的歷程是「從有問題到覺察問題」、「著手改變(低動機到高動機)」、「達成目標」。而第二天的工作坊內容著重在評估個人改變動機程度及個案改變階段,來使用誘發改變的九個技巧來發展積極策略。透過「以案主為中心」又「兼具方向性」(融入聚焦誘發發展計畫)的晤談模式,使得助人工作者更多透過提問探索個案的矛盾以及改變的意願,誘發個案自主改變的動機並產生行動。
短短的兩天工作坊,看見與會的各大專院校的諮商輔導人員以及本校教職員都帶著正面敞開的態度來學習,在探索自身議題之後,也能將這一套動機式晤談技巧融入在自己的工作場域,更多帶來自己與個案的覺察。
 ▲圖1 學員分組用薩提爾冰山理論來探討個案行為及背後的狀態
 ▲圖2 講師與學員互動讓學員了解自己面對問題時是在「改變循環輪」的哪一階段
 ▲圖3 認真上課中
 ▲圖4 第二天工作坊下午使用生涯牌卡搭配誘發改變的九個技巧進行兩兩晤談
 ▲圖5 第二天工作坊,本校申永順學務長與賴允亮董事長一同來探班給予參與者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