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論哪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挑戰和困難,也會有遇上不如預期結果的時候。然而,面對這些波折時,我們會有甚麼樣的心境呢?這次的月會再次邀請到初和心理諮商所的黃柏威心理師來與我們分享「成長心態」。
定型心態vs成長心態
生命中總會有挫折的時候,在這強烈的感受下,你心中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是「我真糟糕」、「沒救了」、「我永遠都不可能成功」、「我都做不好」、「別人一定都比我好」,還是「這次是我還不夠努力」、「還有可進步和改進的空間」、「我需要更多學習經驗」、「我還沒找到合適的方法」、「沒關係,下次再接再厲」呢?黃柏威心理師帶著大家聽聽自己心中的聲音,到底那個聲音呈現的是「事情不能改變」或「天生決定一切」的「定型心態」,還是「事情有機會改變」、「努力或學習可以有不同結果」的「成長心態」。
不同的心態也帶著我們在面對挫折時會有不同的認知和反應。定型心態在面對成功時可能會理解為天賦決定結果,會成功是因為自己比別人有天份。而在面對失敗時,便會覺得自己天賦不如人註定是個輸家,或是認為自己永遠都做不好。如此,在面對挑戰時,也可能會因為害怕失敗,認為自己不行就不願嘗試而退縮。反觀另一種心態-成長者心態,在理解成功時可能會看見自己在當中的付出及努力,進而肯定自己的努力和成長,而在面對失敗時更能看見自己還可以再進步的地方及空間,視失敗為一種學習和改變的機會。如此,在面對挑戰時,便會認為挑戰是一種成長與突破的機會,較能正面看待挑戰進而勇敢嘗試。黃柏威心理師也提到,有些人能力好,但卻不努力,有可能是為了逃避失敗的超前部屬。因為努力又做的好會被人看為是應該的;不努力卻做的好會讓人覺得是天才;而有努力卻做不好會被定義為失敗;那不努力而作不好,那也只是剛剛好。因為害怕面對失敗,有些人可能就會選擇不努力而拒絕嘗試只想停留在舒適圈中。因為這樣就不會被別人或是自己認定為失敗。
黃柏威心理師也鼓勵大家,能用不同的眼光來定義成功與失敗,或許那只是「達到」與「學到」的差別而已。
成長心態過生活
黃柏威心理師也以「珍惜日常」這部電影中的一小段劇情,幫助大家透過影片中一對師生的對話,從稀鬆平常的日常互動裡看見以成長心態看待對方的犯錯是有機會讓人成長的。藉由看見並肯定對方已經做到的事情,也鼓勵對方面對失敗時可以放下,繼續往前走,並給予機會,這些細小的舉動都是能使生命改變的契機。
之後,黃柏威心理師也以鈴木一朗的故事來和大家分享。鈴木一朗曾說:「如果大家認為不努力也有成就的人是天才,那我不是天才;但如果努力之後完成一些事的人被稱為天才,我想我是天才。」他透過不斷的練習,也清楚了解棒球並不只是光靠一年的成果就能論輸贏,而是要持續努力的態度激勵不少人。最後,黃柏威心理師也以聖經的一段話「忘記背後,努力面前」來作總結。透過黃柏威心理師的分享也帶我們察覺,當遇到波瀾與挑戰時自己內心的聲音和帶出來的行動。
▲<圖1>11月月會
▲<圖2> 黃柏威心理師分享
▲<圖3> 主祕贈禮
▲<圖4>大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