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活動回顧]  【特教之夜】疾疾護法現身-情緒與自我照顧工作坊

112年11月16日晚上六點,資源教室於女宿創意展演空間辦理「特教之夜:疾疾護法現身-情緒與自我照顧」工作坊,邀請蔡裕婷諮商心理師來到馬偕醫學院,與同學們一起探索情緒、療癒身心。

在寒冷的三芝夜晚,裕婷心理師首先邀請大家輪流以各自喜歡的運動或舞蹈動作來帶領其他同學們一起暖和身子。待身體稍微暖和之後,裕婷心理師也引導同學們依照不同的年級與出生地來分組進行分享,幫助同學們熟悉彼此。原來,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也身處不同的年紀,卻在同一時間相聚於馬偕醫學院。同學們對於校園生活各自喜歡不同的人事物,有的同學提到豐富的昆蟲生態與可愛的貓狗,有的同學提到滿天星空,也有的同學想到的是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時光。

  

然而,除了喜歡的事物以外,校園生活中依然存在不少讓人感到困惑、焦慮或失落的地方,包含寒冷的天氣、讀不完的書,還有許許多多說不出口的心情。裕婷心理師率先分享自己的親身經驗:身為一位心理師,彷彿她必須是一個溫柔、有耐心的人,這讓她很難接受自己有很多的生氣與不滿。心理師接著邀請每一位在場同學想想自己最難面對或與人分享的情緒是什麼,並且和有相似情緒的人同一組,去聊聊這些感覺。

  

聊完之後,心理師邀請每一組輪流透過動作、姿勢和聲音,嘗試表現出這些難以言說的感覺:有的組別假裝在哭泣、眼淚如水龍頭般留下,有的組別不停跺腳、低聲罵髒話,有的組別被煩躁的感覺淹沒、只想躲起來,也有的組別面無表情、進行無聲的抗議。在演出的過程中,其他同學不僅在旁觀看,心理師也邀請其他組的夥伴跟著演出組一起演出,逐步放大或縮小這些心情。

因著彼此的陪伴,大家一起感受這些心情,然後把這些悲傷、焦慮與憤怒一個個暫時安放在教室的不同角落。心理師透過「情緒覺察6A」,帶領大家整理今天的經驗,6A分別是:「覺知情緒」(Aware)、「承認情緒」(Acknowledge)、「接受情緒」(Accept)、「允許情緒」(Allow)、「轉化情緒」(Action)、「欣賞自己」(Appreciate)。每個人覺察情緒的階段不同,但是大家都試著分享自己如何透過行動或轉念來轉化情緒。

心理師分享這些轉化方式可以被歸類為「個人」、「人際」與「超個人」等領域,個人領域包含自己聽音樂、寫日記、吃美食,人際領域包含和親近的家人、朋友或伴侶,超個人指的則是在大自然充電、或在個人信仰與靈性層面的部分。心理師邀請每個人透過不同的媒材來創作,把個人、人際、超個人的療癒方式或資源都畫下來、寫下來或著剪貼成一幅畫面,成為自己的作品。

  

於是,大家都暫時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今晚為時三小時的工作坊也步入了尾聲。心理師把一個象徵垃圾桶的道具放在教室中央,邀請大家分享今天想帶走的收穫是什麼,以及不想帶走的垃圾是什麼,並且用自己的動作把這件垃圾丟到中間的垃圾桶。最後,大家分享完各自的心情與收穫,也互相感謝彼此的陪伴。今晚的情緒與自我照顧工作坊,在最後的大合照中畫下了句點。

圖1 心理師進行自我介紹,也邀請同學們彼此認識、連結

圖2 心理師邀請同學們把自己的療癒資源都創作出來

圖3 同學們欣賞彼此的作品

圖4 活動最後,心理師邀請同學們全體大合照留念

 

回電子報首頁


活動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