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許多的議題,當遇到不同觀點和想法的人時,常會講得面紅耳赤、劍拔弩張又衝突收場。但是否有可能從「對立」到「對話」,從「我要講」變成「我要聽」呢?這次的月會我們邀請到清華大學物理學系及諮商中心主任-王道維教授,來與我們分享他在持續關注性別議題中如何在異同中聆聽與對話。
接觸的契機
王教授從2011年因社會事件而開始關注同志議題,也因著想了解各方的想法而拜訪不同群體,但卻發現不同方的彼此並沒有交集,進而使他思考如何促進雙方的對話,因此在2015年便開始舉辦「友善交流座談會」讓不同立場的基督徒們能有機會訴說和聽見彼此生命的故事、觀點和想法,希望能促進對此議題的多元交流和對話。
同理差異
王教授提到,差異會存在,但同理使我們能在理智上設身處地的理解對方所處的環境是甚麼景況並感受對方所感受到的。當能這樣感受時也會更真切的發現,性別是何等深刻的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從小孩要買甚麼顏色的玩具、電視劇的感情發展到對職業的期待選擇等等,都有生理性別的意識存在背後,而這對於許多同志朋友來說便會感受也發現到不被社會認可,這也讓他們在面對這樣的社會期待時充滿挑戰和壓力。
而另一方面,對於傳統家庭的支持者而言,他們所看見的是對家庭型態瓦解的擔憂,從過去傳統農業社會鄰里互相照應的狀態到工業社會後小家庭的組成,過去所熟悉的家庭支持系統逐漸崩解,再加上近代人們發現養兒育女的負擔大、高比例的離婚率等等。對於這方的支持者來說或許不會完全否定個人的狀況,但他們思考的是社會制度如何保護家庭的價值。
王教授表示,不同的世代面對不同的處境,從戰後的重建時期,到經濟成長時期,到現今經濟、社會充滿變動的時期。過去成長於穩定社會結構的中老年世代,習慣順服於現有的制度中但卻會忽略隱藏的結構性問題,讓一些族群陷於壓迫和委屈。然而年輕世代則時常在面對改變和變動,甚至被迫改變,因此順服現有制度便非理所當然。
聽見、對話
雖然人們因生長和所處的世代生活環境不同而有各樣的差異,但王教授鼓勵大家學習去聆聽,並能聽得懂,才有真實的聽見。此外真誠的對話也需要誠摯的友誼,即使彼此有不一樣的想法,但也不代表只因著一個議題或事情就全然定義了彼此的關係,因生活中仍有許多的面向是能有所交流的。另外,跳脫習慣的同溫層也是促進交流對話的機會。離開舒適的同溫層去認識他人,能幫助我們不要忽略他人,而是更能留意到不同的觀點和想法,也能更開闊。
王教授最後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理所當然只有一種觀點看事情的世界中,甚至在同一方中也仍有不同的光譜。盼望藉由謙卑且同理、敞開且友善的心,透過真誠地聆聽與對話尋求超越對立的關係。
▲<圖1>11月月會
▲<圖2>王道維教授分享
▲<圖3>校長贈禮
▲<圖4>全體大合照
|